今年五月,北大選拔成立燕京學堂,首創了“中國學”學科,開設一年制“中國學”碩士項目。學堂選址靜園草坪一至六院區域,這座精巧玲瓏的庭院中部分建於1926年,被稱為是北大的“祖屋”。五月中旬,北大靜園修繕效果圖在網上公佈,其如同高級會所的模樣引發爭議。(7月10日《京華時報》)
  近幾天,被譽為知識殿堂的大學校園很不平靜。先是廈門大學,一名叫謝靈的女教授,公開炮轟校長搞特權,無視教師權益,吸引了公眾眼球。接著是因北大成立燕京學堂,選址靜園草坪“祖屋”,而引發廣泛爭議。
 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,大學校園猶如一灣平靜的湖水。這裡就像是世外桃源,老師誨人不倦忙著教書育人,學生孜孜以求攀登著知識的高峰,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聖賢書,一切似乎都是寧靜的,除了朗朗讀書聲,別無其他雜音。
  然而,就是這被譽為平靜的校園,如今卻不再平靜。是什麼風吹皺了校園一灣平靜的湖水?又是誰打破了校園的寂靜呢?
  其實,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,首先,對校園發生的諸如學堂選址、保障教師權益之類的事情,應該視為屬於學校正常的行政管理中出現的問題。對這些問題,只要加以正確引導、對症下藥,公開透明,合情合理進行處置,就不難解決。
  其次,不管是對公眾的疑慮和爭議、還是女教授的訴求批評,學校都應該抱著虛心誠懇的態度,正確對待,勇敢面對,認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。
  再者,隨著社會進步和教育事業的發展,學校師生參與民主管理的意識也在逐步得到提升。應該看到,公眾之所以關註北大學堂選址,女教授之所以對廈大保障教師權益提出訴求,完全是出於對學校工作的關心愛護,這是毫無疑義的。
  相反,倘若聽不進不同意見,高高在上,自以為是,甚至於盛氣凌人,對公眾議論無動於衷,對師生訴求置之不理,老虎屁股摸不得。動輒就斥之為“誹謗”,“感到生氣”等等,就顯得太沒有肚量了。
  看來,要讓寧靜的大學校園成為教書育人的殿堂,保持校園一方凈土,學校的管理者和領導者,必須要增強民主意識,放下身段,虛心納諫,善於聽取各種不同意見。只有這樣,才能保持大學校園的寧靜,辦出一流的大學,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。
  文/王傳合  (原標題:莫讓大學校園雜音四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f32jfld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